(Hi-matic CS和Hi-matic F 基本上一模一樣 有一說法CS為F的海外輸出版本)
看圖就知道外型上E 比F體積大,厚度也比較厚
在鏡頭條件方面
E的最大光圈為1.7要比F的2.8大
景寬則是相差不多一個是40mm一個為38mm
(Hi-matic CS和Hi-matic F 基本上一模一樣 有一說法CS為F的海外輸出版本)
看圖就知道外型上E 比F體積大,厚度也比較厚
在鏡頭條件方面
E的最大光圈為1.7要比F的2.8大
景寬則是相差不多一個是40mm一個為38mm
想要玩RF相機的朋友,應該都會聽到人家推薦”canon的QL啦~~超推~~是東方萊卡耶~”之類的。
現在大家很熟悉”QL”這個名稱,但其實QL的原意是”quick load”也就是”快速裝片”(打開背蓋,你會發現他並不需要捲底片,只要塞進去就好,幾乎不會有裝片失敗的問題),真正的系列名稱應該是”canonet”才對~
canonet系列從1960年代一直發行到1980年代,家族成員非常非常多,CANON公司都將這些相機定位在中上品質的家用機種,不過,60年代時一台canon canonet QL相機,定價三千多元台幣(網路上對於售價的資料很繁雜,很難考究到底正確數字為何) 而當時一個公務人員的薪水,大約是700元台幣,這樣各位就知道,你手上的這台老相機有多麼得來不易了吧!
至於這個系列的眾多機種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,先從最紅的QL-17 GIII及QL-19 GIII談起。 (上網拍看看,你會發現GIII因為太紅了,價位偏高,其實也可以考慮其他版本,像是一代二代等等,雖然體積沒有GIII嬌小,但品質和功能也是一樣好的喔!)
這款看起來很時髦的相機,其實從1960年代就開始發行了,陸陸續續發行了好幾款不同型號 (沒有什麼改革,只有小小地方不一樣而已) 直到1980年代才停產,除了Ricoh Auto Half SL以外,規格皆為光圈2.8,景寬25mm,算是很廣角的! 自動光圈時,快門速度1/125,切為閃光燈/手動光圈模式時快門1/30, 半格相機的設計,一捲36張的135底片,可拍72張。
超簡單!!
以上幾點是我喜歡他的主要原因。
但這台fujica af date還有一個地方很好玩,